【资料图】
一、题文
三、阅读《狼》,完成文后12—14题(每小题2分,共6分)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容,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2.选出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缀行甚远 缀:紧跟B.一狼洞其中洞:打洞C.狼亦黠矣黠:狡猾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变化13.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屠乃奔倚其下乃悟前狼假寐 B.以刀劈狼首意将遂入以攻其后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而顷刻两毙 D.又数刀毙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14.选出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A.“并驱如故”四个字表现狼的贪得无厌,也表现狼知道配合作战。在这个时候,屠户的险境丝毫没有改变,反而更加危险,屠户好像到了山穷水尽、无路可走的地步。B.“恐”“顾”“奔”“倚”“弛”“持”等一连串的动词传神地写出了屠夫的心理、动作和神态,写出他在紧张险恶的环境中失去智慧和判断,茫然顺从本能反应。C.课文语言简洁生动。如开头20字,写出了故事的时、地、人、环境,渲染出了紧张的气氛;又如结尾20字,点出主题,寓意深刻。D.本文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15.我国的传统节日习俗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传统文化,请选出节日习俗和文化内涵不相符的一项( )A.中秋节,吃月饼,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好。B.春节,倒贴“福”字,期盼家人健康平安、富裕和谐。C.清明,插柳条,纪念“教民稼穑”的神农氏,有避邪祈寿之意。D.重阳,登高望远,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二、解答
12131415DCBD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亚太净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