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都是汽车公关部的不眠夜。
作为公认的零部件最多也最复杂的产业,汽车行业有其在安全、质量问题上的特殊性,但这也绝不能成为产品粗制滥造、鱼目混珠的理由。
近日,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累计召回汽车9578.7万辆。全年共实施共实施汽车召回204次,其中新能源汽车召回47次,创历史新高,涉及车辆121.2 万辆。全年收到消费者提供的汽车缺陷线索报告35896例,其中,新能源汽车缺陷线索报告4300例,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问题占新能源汽车缺陷线索报告的41.9%。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能源车召回量显著增加”是2022年实施汽车召回的一大突出特点。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跟新能源汽车销量和市场保有量持续攀升不无关系。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爆发式增长,全年销量达到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达到27.6%,提前三年完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的在2025年渗透率达到20%的目标。
与此同时,截止2022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131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4.10%。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攀升,这一数据还将不断增长。
大家也可以简单将其理解为一个概率问题,消费者买的新能源车多了,有质量问题的自然也会增多。
不过相比燃油车而言,新能源汽车的大部分质量问题和使用体验上的欠缺都可以通过OTA升级的方式进行优化,这也是大部分新能源车召回的重要方式。
另一方面,从消费者投诉线索来看,召回的新能源车问题集中在三电系统上。“三电故障”一直是新能源车发展绕不开的难题,由此引发的自燃、断轴等问题严重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这方面确实值得车企引起重视。
新能源车召回多,可能有目前技术不成熟的原因,但技术相对成熟的燃油车从召回表现来看,也并不是那么可靠。
光是去年上半年,传统燃油车的召回次数就超过了40次,其中不乏多款高端车型。从传统燃油车缺陷问题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自动变速器控制策略异常、发动机控制单元存储器无法正常启动等原因。
实际上,燃油车技术虽然拥有悠久的发展历程,但随着消费市场需求的变化,整车技术也要不断升级才能匹配用户需求。比如发动机如何实现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变速箱如何满足消费者对车辆性能、驾驶感受等方面的高要求等等。
目前,新四化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大方向,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都在坚定不移地走新能源发展道路。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或许已经是迟早的事情。从近期特斯拉打响开年降价第一枪,到比亚迪迅速跟进,东风雪铁龙拉来政府补贴,无一不反映出了整个行业的内卷。
当然,在存量竞争时代,不管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想要实现产销增长,除了要在价格上有魄力,也要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尤其是新能源车型的三电系统、智能网联,这些都直接关系着用户的生命安全。
汽车承载生命,安全、质量怎么苛求都不为过,不管是对于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来说,品质和用户生命安全都是品牌不可触碰的底线。只有车企把好质量关,消费者对汽车消费的信心才会更足,对品牌本身和整个行业良性发展,都大有裨益。#汽车315#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亚太净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